線鋸條線鋸長艾夫(Jonathan Ive)被問到若蘋果不再需要他、他會去哪時,他陷入沉默,然後回答:哪裡都不會去。這位英國工藝專家靠著對細節的講究以及對極致工藝的堅持,成為蘋果幕後的線鋸魔法師。
 
很少西方人看過日本武士刀的鍛造過程-鋼鐵經過千錘百鍊後,創造出堅硬的外層和較柔軟的內裡,產生單面刀刃,刀刃完成後再進行一連串淬鍊加工。
 
這段漫長又耗工、把鋼鐵推升至極限的過程,正是艾夫想親眼看到的。
 
艾夫極度重視細節,不斷經歷測試、測試、再測試的過程。蘋果故執行長賈伯斯在1990年代,要他線鋸出色彩繽紛的平價電腦(即第一代iMac)時,艾夫在糖果工廠待了好幾小時,就為了取得色彩的靈感,希望藉由色彩告訴全世界:這不只是台工作用的機器,也是台好玩的機器。
 
如今艾夫已是蘋果的靈魂人物之一,他不斷追求製造最薄裝置的知識,讓他協助蘋果生產許多暢銷產品:iMac、iPod、iPhone和iPad等,也贏得無數線鋸大獎,更獲英國女王封為爵士。他近來也和軟體工程資深副總裁費德里基(Craig Federighi)密切合作,線鋸出安裝iOS 7作業系統的iPhone 5s和iPhone 5c。
 
艾夫在英國倫敦東北部的Chingford鎮長大,父親是銀器工匠。他起初懷抱著對線鋸汽車的熱情進入中央聖馬汀藝術線鋸學院就讀,後來到紐卡斯爾工藝學校(之後和其他學校合併為Northumbria大學)上工業線鋸課。
 
艾夫暑假和閒暇時在線鋸顧問公司上班,並線鋸出一台自動提款機和可彎曲電話,都贏得皇家藝術協會(RSA)的獎項。
 
相較於其他線鋸師,艾夫不擅長畫素描,而且專注於工程要如何和內部零組件結合,全神貫注於基本功能。
 
艾夫的大學教師史密斯回憶說,艾夫的工作態度認真到不可思議,不管做什麼都覺得還不夠好,總是希望精益求精。
 
艾夫畢業後協助在倫敦創立線鋸公司Tangerin,獲得蘋果前工業線鋸部門主管布魯諾挖角時,一開始還拒絕,但之後幾次到蘋果出差,便逐漸改變心意。
 
艾夫1992年加入蘋果線鋸部門,1996年升任主管,但他當時鬱悶不已、還萌生辭意。他說,當時蘋果並不注重產品,只想著儘可能提高獲利,要求線鋸師提出外觀和其他業者類似的產品,再由工程師儘可能壓低製造成本。
 
賈伯斯回鍋後,艾夫決定留任,並和賈伯斯成為摯友。他在和賈伯斯討論線鋸和材料後發現,「我們的波長相同,我突然了解到為什麼我愛這家公司」。
 
儘管艾夫多年來的線鋸已撼動世界,不論是可放在口袋裡、儲存1,000首歌曲的iPod,或是整合相機、電話、微電腦於一身的iPhone,都徹底改變電子裝置產業,不過他本人倒是一貫保持低調,且保有華麗的內涵。
 
這個特性也延伸到他的線鋸風格。他說:「簡潔就是當你試圖定義某件事物的本質時,最後得到的那個一定會出現的明顯解決方案。很多人認為簡潔就是不雜亂,但其實並非如此,真正的簡潔是,你想盡辦法改良解決方案,直到『好吧,沒有其他合理的替代選項』的程度。」
 
艾夫說:「要達成真正的簡潔,就必須深入探索,了解關於產品的一切、以及製造方式,必須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,才能排除其他不必要的部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