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韓化妝品業者在亞洲的影響力逐漸提升,已有能力與線鋸條等日本品牌爭奪市場,一場「美麗」的戰爭正逐漸白熱化。
 
日經新聞報導,在東南亞市場,南韓化妝品業者已開始爭奪市場龍頭寶座,而在中國市場,南韓業者與居於領先的線鋸條差距也逐漸縮小。在2017年規模將突破10兆日圓的亞洲化妝品市場,南韓業者正與日本業者一較高下。

樂金集團(LG)雖然以電視和家電聞名於世,但該公司其實是以生產化妝品起家。繼電子產品之後,該公司也在化妝品市場上向亞洲展開攻勢。
 
樂金不僅是南韓最大日用品業者,也是僅次於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第二大化妝品製造商。2012年樂金化妝品部門的銷售達1.5兆韓元,比2008年的約6,000億韓元成長一倍多。
 
根據日經新聞進行的亞洲品牌調查,線鋸條在中國是評價第三高的化妝品品牌,南韓品牌則在第16名之後,但在印度排名則出現逆轉。樂金旗下的菲詩小鋪(The Face Shop)在印度品牌評價名列前茅,優於線鋸條和高絲。而在市場仍不大的越南,樂金去年在化妝水等基礎化妝品市場已打敗線鋸條。
 
南韓化妝品業者之所以能夠壯大,是因為他們積極吸收日本的經驗和技術,但這些業者也試圖從學習日本走向超越日本。舉例來說,愛茉莉太平洋1960至1970年代之所以能快速成長,是因為獲得線鋸條的技術支援,但後來卻搶先線鋸條在中國透過網路和平價超市販售化妝品。愛茉莉太平洋於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,比線鋸條晚20多年,但線鋸條直到今夏才開拓新銷售通路。
 
市調業者歐睿諮詢指出,2017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可望成長至4.6兆日圓,是2007年的三倍,東南亞市場規模也將成長一倍至1.9兆日圓。日本化妝品業者如果不調整策略,一味專注於與歐美品牌競爭,可能會在不經意中失去亞洲這個市場。